天气逐渐炎热,病*也开始肆意流行,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在此,家长及幼儿园都应做好预防各项防范措施,接下来让我们对幼儿传染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以便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性疾病,由肠道病*引起,以急性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特征。
●多发季节:5~6月份或秋冬季节;
●传播途径:通过粪便、呼吸道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传染性强,传播快;
●易感人群:1-7岁儿童易感,5岁以下幼儿高发;
●病程周期: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是否免疫: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感染本病,系不同型病*引起。
感染后常见症状都有哪些?疱疹、溃疡:该病的潜伏期为2-4天,在此期间,孩子会传播病*,没有任何生病迹象;
当孩子开始发病的时候,会出现以下症状:
●嗓子出现水疱,有轻微不适感;
●突发高烧,可高烧到40°C,持续2~4天,喉咙痛,还能吃喝东西;
●烧退后,小红疱很快会爆开,形成小溃疡,产生剧烈疼痛,孩子会拒绝饮食,有的还流口水、哭闹等,5~7天内口腔疹子消退;
●在此期间,婴幼儿常见厌食、呕吐和易怒/易哭闹等;大龄儿童头痛、背痛、咽喉痛和腹痛更加明显;
●从潜伏期到完全病愈,整个病程大约为两周。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为良性疾病,病程较短,一段时间内可自愈。治疗以解热镇痛、补液等支持治疗为主。
●注意口腔护理。嘴巴里有疱疹时会很疼,会影响进食。可以用凉水或冷水漱口,吃一些温凉的流质或较软不需要咀嚼的食物。鼓励患儿多喝水;
●发热一般在2天内缓解,口腔黏膜损害5~6天可缓解。当体温超过38.5℃且精神状态不佳时,可口服退热药物降温;
●持续高热、不能进食的患儿则需要静脉补液支持治疗;
●注意勤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如何区分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症状大同小异,都会出现发热、口腔内疱疹、咽喉痛、流涎、拒食等症状,流行时间也基本相同。所以家长们经常会把这两个疾病放到一起做比较。
对于这两个疾病的辨别,疱疹位置就是最好的区别方法: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
而手足口病的孩子大多数先是喉咙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心、脚心,少数会发展到手背、脚背。
另外,两个疾病在皮损、并发症还有病程方面也都有所不同:
家庭如何做好预防?
目前没有“疱疹性咽峡炎”疫苗可预防,宝宝会反复被感染。尤其是体质差、抵抗力弱的宝宝,越容易被感染。
所以预防工作真的很重要。家长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做好家庭卫生清洁工作。对于幼儿的玩具、生活用品和个人用品要及时清洗、消*。在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合。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增强幼儿免疫力。饮食上注意食谱的合理性,注重营养搭配;让孩子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让孩子经常参加室外活动,提高抵抗力。
●要理解和配合幼儿园工作。幼儿一旦出现疱疹性咽峡炎,要告知幼儿园,待患儿痊愈后,方可入园。
●家长也要注意个人卫生。成人接触了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后,虽然没有患病症状,却容易携带该病*并传染给孩子。
想让孩子少生病,提高抵抗力才是王道。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多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
如果发现孩子发烧的同时口腔里有水疱等疑似疱疹性咽峡炎症状,医院进行治疗。
守护孩子的健康,需要你我共同努力,让我们共同做好病*防控防治工作,愿我们的孩子都可以免受病*的侵害,健康快乐的成长!
—END—
火热招生中...
招生年龄:2-6岁中外籍幼儿
小小班:15人/班
国际班:22人/班
常规班:25人/班
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