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口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家长需要学习的疫苗接种常识
TUhjnbcbe - 2021/3/26 18:10:00


  随着春节的临近,新冠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对于即将在春季进入幼儿园的小朋友,病*防护工作不能放松。疫苗是预防控制各类传染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会接触各类疫苗。预防接种是儿童期重要的保健内容,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因此孩子接种的相关知识,家长必须掌握。


  自费疫苗要尽量接种


  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张玉贵介绍,疫苗包括计划内疫苗和计划外疫苗两大类。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是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属于免费疫苗,共有7种,即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可分别预防9种疾病(包括结核病、乙型病*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是自费疫苗,如HIB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轮状病*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针对一类疫苗,张医生说,只要根据预防接种本上的顺序,按时接种就可以了。她提醒家长,1岁以后的加强免疫要记得打,才能巩固免疫效果,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比如孩子如果没有乙肝抗体或者抗体水平低,均需要加强接种;针对需要自费的二类疫苗要不要接种的问题,张医生说,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各地区不同状况及家长经济状况而定,她建议有条件的要尽量接种。另外,有些疫苗的接种时间与当地发病季节有关,比如流脑、乙脑、流感在南方和北方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的差异。根据疫苗接种后一般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有足够的抗体产生,所以接种时间往往定在可能流行的前一至两个月,一般接种疫苗的卫生院都会通知,家长需及时留意。


  接种前告知医生孩子具体情况


  针对早产儿、难产儿或正在发热等不适宜疫苗接种的情况,张医生说可以在疾病康复后进行补种;而如果宝宝是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严重过敏体质等情况的,属于“绝对禁忌症”,接种疫苗可能发生异常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就绝对不可接种疫苗。张医生强调:家长在接种疫苗之前,切记要把孩子具体情况告诉医生。


  接种后要在接种地观察30分钟


  为什么接种疫苗后一定要在接种地观察30分钟无不适后方可离开?张玉贵医生说,因为疫苗接种后极个别情况会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呼吸困难、休克、晕厥等危及生命的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抢救处理,如果离开接种地在路上或者家中出现这些情况,可能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时机。接种后出现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全身反应如低热和周身不适,持续一至两天,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即可。如果宝宝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张医生强调:“有时会赶上接种疫苗刚好和其他病偶合的情况,千万不可以看到接种后发热就只想到接种反应,遗漏了原发病造成误诊。”


  关于预防接种需要注意的事项,张医生还提醒家长:如有严重营养不良症状,接种疫苗也应慎重。尤其是小婴儿患有严重营养不良、严重先天畸形、严重佝偻病、消化功能紊乱等,应暂缓疫苗接种,最好待疾病状况改善后再接种。另外,目前没有一种疫苗是百分百有效的,平时的个人防护仍然必要,比如勤洗手、戴口罩,不带孩子到人员密集的场所。

投稿邮箱:zkyjssedu

.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长需要学习的疫苗接种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