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流行性乙型脑炎重型极期案
沈某,男,12岁,学生,年8月2日初诊。患者以“突然发热(体温39.2℃)、头痛,伴呕吐2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后相继出现抽搐、神志不清,呼吸急促,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重型极期。体检:体温38.6℃,呼吸22次/分,血压/mmHg,神志不清,面部紫绀,瞳孔等大,对光反射迟钝,颈项强直,两肺(-),心率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肝脾未触及,腹壁反射消失,提睾反射未引出,克布氏征阳性,舌质鲜红、苔*腻。血检:白细胞12×/L,中性粒细胞80%。脑脊液检查:白细胞/mm3。
辨证:暑温病,气营两燔证。
治法:清气凉营。
处方:药用清气凉营注射液(组成:大青叶、石膏、知母、银花、大*、鸭跖草、赤芍、白茅根),每次30ml,每日2次,静脉点滴,同时配合西药补液,纠正呼衰、脱水等对症治疗。药后2小时额上出微汗,体温逐渐下降,32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随之神志转清,能进流食,5天后症状基本消失,颈软,四肢活动自如,神经系统检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7.6×/L,中性粒细胞70%,以清暑益气汤调养一周后,于8月18日出院。
按:病*性高热虽有温病卫气营血传变的一般规律,但其病理中心在气营,据此采用清气凉营法,治疗病*感染性高热,主张到气就可气营两清。本例患者证属暑温气营两燔,治应清气凉营,阻断病邪进一步深入,后期用清暑益气汤调养善后。清气凉营注射液通过静脉给药,药后汗出热退,方中大青叶清热解*,金银花清气分之热,石膏、知母清热泻火兼养阴,大*泻火解*、凉血化瘀、荡涤里热,鸭跖草清热化湿透邪,赤芍凉血化瘀,白茅根清热生津、利尿除湿,诸药合用具有清气泄热、凉营解*、化湿透热之功,从而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02
病*性脑炎后遗症案
王某,男,44岁,年7月1日初诊。患者一年前患病*性脑炎,医院治疗,高热、痉挛期间曾服用妥泰预防癫痫,之后对往事部分失去记忆,外出不能自行回家,对老同学、老朋友已不能相识。时有烦躁,纳差,大便略溏,日解2次左右,舌质紫,边有齿印,苔淡*薄,脉细滑。查B超示:右肾轻度积水。周仲瑛教授辨证为气阴两虚、痰瘀内生、清窍失养,治以益气养阴,化痰祛瘀。药用:葛根15g,太子参10g,麦冬10g,炒玉竹10g,丹参15g,郁金10g,石菖蒲10g,炙远志5g,莲子心30g,龟板(先煎)12g,知母10g。60剂。口干加生地、石斛;烦躁加百合、龙齿;寐差加合欢皮、炒酸枣仁。
二诊(年9月28日):患者服药2个月,记忆力有明显改善,已能认识旧友,外出亦能自行返家,但尚未完全恢复,近事善忘,情绪稳定,食纳良好,寐安,二便调,苔薄*,质暗红,脉细弦。周教授继以此方出入加减调理2月余后,患者基本恢复正常。
按:本案为病*性脑炎后遗症患者,就诊时虽无发热症状,以健忘、记忆力减退为主症。但医者需见病知源。周老认为,本案的原发病为病*性脑炎,急性期高热抽搐,热*炽盛,必然耗伤气阴,以致气阴两虚,肾精不足、脑髓失养,痰瘀阻窍,本虚标实。在恢复期,阴津一时难以恢复,故患者出现口干、烦躁的表现,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周仲瑛教授以益气养阴治其本,又化痰祛瘀、开窍宁神治其标,标本兼顾。选方以太子参、麦冬、百合地*汤、百合知母汤益气养阴,补肾填髓,宁心安神;远志、半夏、石菖蒲化痰通窍;丹参、郁金活血化瘀;炒酸枣仁、莲子心等养心安神。药病证相合,故疗效显著。(摘自《周仲瑛辨治流行性出血热实录》)
推荐阅读
中医睡眠医学精彩课程:从基础到临床
刘良院士:中医证候须从循证角度阐明
连花清瘟胶囊抗新冠肺炎药理活性成分取得新进展
国医大师朱良春重用土茯苓治疗痛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