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武侠迷都知道,在那个刀光剑影的江湖之中,不少侠客师出同门却又暗自较量,譬如古墓派的小龙女和李莫愁,又如逍遥派的天山童姥和李秋水,亦或是华山派剑宗与气宗玉女峰斗剑等等,这些人物中有正有邪、有善也有恶。但即便是师出同门,功力水平也有胜负之分。而回归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像这种“同门相争”的较量也屡见不鲜。
话说,在“降压界”这片江湖之中,也有“五派”共生。他们分别是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这“五大降压派别”常年称霸降压武林,近几年可谓“人才辈出”,尤其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新出的“小师弟”奥美沙坦问世年纪虽小,却声名显赫。而作为“师兄”的替米沙坦与奥美沙坦师出同门,都属于沙坦类药物,同样也是不容小觑。于是就有人跑来问,既然这两者降压功力如此强大,那强强对决,谁又能拔得头筹呢?
既然问者有心,那今天就自行组局,办一场“华山论剑”,来替大家分析一下奥美沙坦和替米沙坦各自的胜算。
一、奥美沙坦与替米沙坦降压“招式”有何不同?
既然两者师出同门,那药师便先来讲讲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门规”:血管紧张素Ⅱ能够通过收缩血管和刺激醛固酮的释放来升高血压,而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便是通过抑制该激素与受体结合,促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并抑制醛固酮的合成和释放,进而起到显著的降压作用,此外另有研究证实,该药物还有逆转左室肥厚和血管重塑等效应。以上作用可以算作奥美沙坦和替米沙坦的“基本功”,而这两者在其他降压“招式”上则另有不同。
1、降压强度有高低之分
奥美沙坦虽然问世时间晚于替米沙坦,不过实乃后生可畏,由于奥美沙坦独特的羟基和羧基双链结构,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结合能力更强,所以相较于其他沙坦类的“同门师兄”,降压效果会更加突出,替米沙坦在降压强度上确实逊色于奥美沙坦。
2、半衰期与药效持久性不同
上面提到,在降压强度上奥美沙坦略胜一筹,但替米沙坦却能在药效持久性上扳回一局!药物半衰期是指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在体内降低到一半时所花费的时间,简言之,半衰期时间越长,药效持久性越长。研究证明,在沙坦类药物中,替米沙坦的半衰期最长,可以长达24小时,属于长效降压药。而新出的奥美沙坦半衰期则为13小时,降压药效相对替米沙坦来说要短一些。
3、对肝肾功能影响不同
问世较早的替米沙坦主要经过肝脏代谢,如果恰好患者存在肝功能不全、胆汁淤积等症状,替米沙坦的代谢就会受到影响,造成药物的排出受阻。此时,继续服用替米沙坦便会使药物蓄积加重肝胆原发病变。
而奥美沙坦的代谢则可以“双管齐下”,通过肝肾双途径代谢药物,其中有50%~65%由肝脏排泄,还有35%~50%由肾脏排泄,因此对于肝肾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适宜肝、肾功能下降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
4、用药人群选择性不同
正如上文所述,这对“同门师兄”因为降压本事各有千秋,因此适宜人群也不相同。例如,替米沙坦的药效持久性更强,因此针对血压波动不规律、容易在夜间或清晨出现高血压症状的患者更适宜服用替米沙坦,来维持长时间的药物浓度。而对于血压波动相对正常的人来说,白天血压升高,夜晚血压降低,因此每天早上服用奥美沙坦便足够维持降压效果。
再者,由于两者的代谢途径的差异,轻、中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每日替米沙坦的用量不宜超过40mg,而奥美沙坦由于双途径代谢,中、重度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服药时则不需要调整剂量。
二、降压多年,奥美沙坦与替米沙坦有“内伤”吗?
讲完了这两者的降压“招式”,那就有人问了,如果长期用它们降压,会不会对身体造成额外的损伤?其实,临床上完全没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几乎不存在,奥美沙坦和替米沙坦在“降压界”打拼多年,长期服用也会给身体造成“内伤”。
1、腹痛、头晕、高血钾
几乎所有沙坦类药物都会有相似的不良反应,比方说胃肠道系统不适,出现腹痛现象;此外,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还会产生晕眩、头晕等症状;沙坦类药物还会存在升高血钾的现象,因此在服药期间需要严密监测血钾变化。
2、奥美沙坦特有不良反应——口炎性腹泻
虽说奥美沙坦的不良反应总体上少于替米沙坦,但早在,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就发布信息称抗高血压药奥美沙坦可引起口炎性腹泻样肠病,其他沙坦类药物暂未发现该不良反应。口炎性腹泻样肠病的症状包括伴有体重明显减轻的严重慢性腹泻,若在服药期间出现此症状,应及时就医。
最后来总结一下这两大降压药物,奥美沙坦降压效果强于替米沙坦,而需要浓度半衰期则短于替米沙坦,由于两者代谢途径的不同,适宜人群也有不同。因此高血压患者在选择用药时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听从医嘱选择最合适的药物,不要盲目听到什么药效果更好就去试用,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药物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